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陈燕 石芙蓉)“电煤保供运输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民众的生产生活。燃料供应是电厂的生命线,我们日常至少要保持5万吨电煤库存,以保证电煤保供运输工作。”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电厂燃管部副主任黄笑欢称。
图为专用线货运员在股道检查卸空车加固情况。郭昕炜 摄
连日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把电煤保供运输作为当前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任务,利用每天安全生产对话会,对电煤保供和卸车组织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全力做好电煤保供运输工作,保障民众温暖过冬。
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坐落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站辐射区,是汉中车务段管内唯一一家电力生产企业,常年承担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保障陕南地区企业正常生产运作、居民生活用电的重任。
入冬以来,气温骤降,用电负荷加大,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煤量消耗加快,库存告急。“厂里不断增加煤炭订车量,平均每日有80多车煤炭集中到达略阳站,从10月到11月,我们集中到达电煤达30万吨以上,车站工作人员昼夜不停、连续奋战,及时对位送车,我们特别感动。”黄笑欢表示。
图为汉中车务段略阳车站整列集中到达电煤。郭昕炜 摄
据介绍,针对该情况,汉中车务段党委迅速成立电煤运输工作组,及时协调组织电煤运输工作。并组织包保领导、包站干部对略阳区段装卸车情况严密盯控,掌握电煤卸车进度、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编解、优先卸车、优先排空、优先挂运的“四优先”政策,缓解集中到达卸车压力,压缩空车站停时间,确保电煤运输安全畅通。
此外,略阳站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电煤列车到达后,接发车人员迅速安排线路;调车人员立即出务、检查线路,进行列车编解、取送作业;货运人员加快与企业运输员联系,及时核对卸车编组,办理卸车交付手续,对卸空车认真检查,用实际行动保障电煤运输畅通。(完)
中新网信阳12月1日电 (记者 韩章云)茶圣陆羽编著的《茶经》中曾指出:“淮南茶光州上……”光州,即今日的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信阳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12月1日起,《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开始施行,信阳毛尖茶获法律护航。
图为信阳毛尖茶采摘。信阳市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河南省首部关于茶的保护法规。该《条例》分六章,包括总则、品牌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共三十六条。《条例》旨在提升信阳毛尖茶品质,加强信阳毛尖茶品牌保护,促进信阳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信阳毛尖茶文化。
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大别山北麓缥缈的云雾孕育出绿茶名品——信阳毛尖茶,其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
何为信阳毛尖茶?《条例》指出,信阳毛尖茶,是指在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下,以采自当地传统的茶树群体种或者适宜的茶树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为原料,采用信阳毛尖茶加工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具有信阳毛尖茶品质特征的条形绿茶。并规定“信阳毛尖茶加工工艺、品质特征按照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执行。”
图为信阳市浉河区茶山风光。李希全 摄
为擦亮信阳毛尖茶这块金字招牌,《条例》从茶树种质资源普查保护、绿色有机茶园建设等方面对茶叶品质提升作出规范,同时要求维护“信阳毛尖”商标信誉,并对信阳毛尖茶防伪溯源专用标识进行明确。
为扩大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条例》从编制茶产业发展规划、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研发、推动成果转化、提升茶叶附加值、支持茶企上市挂牌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传承信阳毛尖茶文化传承,《条例》将统一发布信阳毛尖茶开采日、定期举办茶文化节、定期举办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赛事活动等,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支持建设茶馆、茶博物馆等茶文化场所;支持茶旅融合发展,建设茶坊、茶庄园、茶旅特色小镇和茶文化旅游景区,要对古茶树、古茶园、茶社创始人故居等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并向社会公布。
图为信阳市浉河区茶山风光。吴敏 摄
信阳是革命老区,茶产业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信阳全市茶园面积达216万亩,茶叶产量8.2万吨,总产值153亿元,茶叶从业人员120余万人,茶产业已成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一叶芳华,百里飘香,茶于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阳毛尖茶也参与联合申报。
对于茶的法律保护,各地早已有例可循。例如,杭州曾出台《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云南、贵州曾出台古茶树保护条例,安徽省六安市、福建省安溪市也曾对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做出明确规定。(完)